活動消息

訊息公告(2022)年10月22日(星期六)早上10:00
『舊瓶豈能裝新酒?新世代人才哪裡來?』焦點座談暨記者會。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焦點座談
討論人:李 隆 盛

  

教育講求要有預期結果、了解學生特性俾因勢利導、並透過有效政策與實務協助學生學習成功、達成預期結果。緣此,針對主題,我有四點意見:

    一、新世代被期望是自立立人、具備高度生產力的人才

    扶養比是每百位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所需扶養的依賴人口數,數值愈高則代表負擔愈重。扶養比小於或等於50%時為人口紅利期,扶養比超過60%時為人口負債期。根據我國國發會的人口推估,2022年扶養比是42.2%,人口紅利期預估在2028年結束。簡單地說,我國將愈來愈是個「食之者眾、生之者寡」的社會,也愈來愈需要具備高度生產力的人才(highly productive talent)。
高度的勞動生產力需要硬能力也需要軟能力。未來人人需具備的軟能力陸續被提出,下表是三組具代表性的軟能力需求。三組能力都認為批判思考能力(針對敘述、問題和現象等進行理性分析和做出合理判斷)重要。台灣人深陷在假訊息攻擊和國家認同混淆中,批判思考能力尤其重要。我也認為國人所需認知能力中,還需特別強調英語文能力。


OECD (2018)的
Skills for 2030

WEF (2020)的
Top 10 Skills of 2025

McKinsey & Company (2021) 的
Future- citizen Skills

  1. 認知和後設認知能力--包括批判思考、創意思考、學習如何學習自我調節
  2. 社交和情緒能力--包括同理心、自我效能、責任感和協作
  3. 實踐和實體能力--包括使用新的資訊與通訊科技設備
  1. 分析思考與創新
  2. 主動學習與學習策略
  3. 複雜的問題解決
  4. 批判思考和分析
  5. 創意、原創和主動性
  6. 領導力和社會影響力
  7. 科技使用、監測和控制
  8. 科技設計和程式設計
  9. 韌性、壓力容忍與彈性
  10. 推理、解決問題和發想

 

  1. 批判思考
  2. 規劃與工作方式
  3. 溝通
  4. 精神彈性

 

  1. 調度系統
  2. 發展關係
  3. 團隊合作效能

自我領導

  1. 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
  2. 企業精神
  3. 目標達成

數位

  1. 數位流暢與公民
  2. 軟體使用與開發
  3. 了解數位系統

註: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WEF--世界經濟論壇

    人才是符合其利害關係人需求的人。企業界喜歡講人才有「人材、人才和人財」三個層次,簡單說:第一層次是木材的材,這種「人材」是可造之材,但尚待精雕細琢;第二層次是才能的才,這種「人才」是有能力、有意願,可創造經濟和社會價值的有用之才;第三層次是財富的財,這種「人財」是能力、意願和績效都傑出的招財之寶,但是占比通常只有整體的一、兩成。
新世代是當今30歲以下的人,大多還在可造之材階段,要從可造之材到有用之才
到招財之寶,需要借重教育、訓練與發展(或正規學習、非正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培養能力(skilling)、提升能力(upskilling)、甚至重學能力(reskilling)。而這些增能機會的提供不僅在教育端和訓練端,用人端也要負起責任。

    二、新世代和數位科技共生,喜歡多元混成學習

    當今30歲以下的新世代主要包含1997-2012年之間出生,今年10-25歲的Z世代。這個世代是在數位時代中、在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上長大的。所以,他們的特性在於:是數位原住民、常在線上社交、也想要面對面互動、期望個別化和隨選式體驗、維持注意力時間較短、很務實。這些特性反應在學習風格上,是喜好:從做中學、透過社群學習、影片學習、個別化學習、以及混成學習。

    三、新教育既需順應也需調適新世代

新教育是未來30年的教育,面對前述新世代的特性和學習風格,新教育一方面需更重視因勢利導提供下列學習機會:跨領域 (如STEM) 學習、知情(informed)學習、體驗學習(著重解決真實世界問題)、整合科技(如手機)學習等。一方面需善用學生的可塑性,協助他們具備未來所需的軟、硬能力。

   四、新酒需要什麼新瓶?
如果說上述對新世代的期待是新酒,新教育該是什麼樣的新瓶呢?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編印的「新世代‧新教育:社會變遷中的人才培育」論文集和即將在11月 5-6日舉辦的「新世代‧新教育:社會變遷中的人才培育」2022教育政策國際研討會,已經和將會有廣泛與精闢的論述和討論。
我也試著提出下列兩個可供思考的課題,第一個在國民教育階段,第二個主要在國民教育階段之後:

    1、12年國教課程的「素養導向」就是「能力本位」,新教育是否該因勢利導,落實能力本位教育?

12年國教課程中的「素養」是”competence”,就是國人較熟悉的用詞「能力」。我國在1970年代即引進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與作法,但至1980年代黃昆輝教授擔任台北市教育局長和台灣省教育廳長期間,才有實質的推動。能力本位教育的兩項精隨在:(1)要求學習者必須有精熟能力的表現才能進階學習或完成學業,(2)提供學習者有習得能力的多元管道與彈性方式。新世代的學習風格和當今小校小班等條件,都有利能力本位教育的推動與落實。能力既然已改用素養的「新瓶」來包裝,宜展現能力本位教育精隨的「酒魂」。

    2、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管道需多元混成,新教育是否該有國家資歷架構當學習結果的採認工具?

資歷(qualification)是個人具備既定標準下之學習結果,經權責機構評估和驗證程序決定的正式結果,通常會發給證書、文憑或學位予以證明。資歷架構(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QF)則是編排已被認可之資歷的結構,在此結構中明確定義資歷層級、層級描述和學習結果,資歷架構適用於全國者被稱為國家資歷架構(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NQF)。名列聯合國的190多個主權國家中約四分之三有NQF。新世代的學習或增能需多管其下,新教育需要有NQF這樣的「酒櫃」來落實品保、促進溝通、裨益轉銜、鼓勵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