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2019年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大愛獎
        P. 60
     大愛教師 利玉玲 老師
              課程內容調整成為更適合學生的主題,多元智能、烘焙、體育及基礎學
              科都幫助學生補充過去的學習缺口。一座橋梁還不夠,接下來,利老師
              更積極將輔導任務延伸到社區與家庭層面,因為她知道孩子的脆弱與失
              落根本問題在家長的態度。家長,經常是最難鬆動的環節 ! 利老師知道
              原住民族人的自信欠缺,她也意識到脆弱家庭的多重問題很難一時解
              決,況且,家長也是從失落童年中長大的成人,因此在與家長互動時,
              利老師會注意先調整自己因為正義感和激發的情緒,然後再思考如何關
              懷家長敏感的心,她平時用心幫助每位學生記錄的資料正好派上用場,
              她會耐心的告訴學生父母,孩子在努力上課、孩子在進步、孩子更有能
              力了…,以此種種,無非就是增加學生父母的信心,然後,討厭讀書的
              學生,一次一次的出現在教室裡,因為老師的連結,讓學生重新找到自
              己。
                   當家長、學校、社福系統都顯得無力時,利老師的主動積極翻轉學
              生生命的可能性,當主流系統只看見孩子身上 99% 的不可能時,利老師
              抓緊 1% 成功的機會奮力前進,陪伴每一位中途班孩子重燃學習的樂趣
              與對未來的展望,過程中,外人看是苦多於樂或是苦中作樂,但我有些
              不同的觀察,我看見利老師用教育理念實踐改變的契機,重新定義讓苦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
              盡甘來,讓孩子的生命釀出甜甜的美好滋味 ! 這是一場信念的實驗,利
              老師用智慧與行動實踐成功。
              小齊同學
                   我覺得我很幸運能遇到利老師 , 他給我的照顧及關愛就像媽媽一
              樣,有時他會犧牲下班時間來教導我們,他會擔心我們的生活狀況,老
              師常常跟我說書讀不好沒關係,心對了甚麼都對了,這幾句話我都老記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