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2020年報
        P. 94
     媒體報導活動內容精選
                                                                網路酸民也很多,媒體亦喜歡這個,
                                                                這種傷害別人情感和鼓勵發展陰謀
                                                                論的批判,一點都不缺,反而是缺少
                                                                「深刻的批判」,超越現狀的極限批
                                                                判、自我批判,一種追求「共好」的
                                                                批判,公民素養有問題是成年人的問
                                                                題,不是年輕人有問題,立委可以丟
                                                                豬內臟在地上,為何老百姓不能拿雞
                                                                糞丟別人?要求別人對自己負責任,
                                                                卻缺乏自我要求和課責。
                                                                     張茂桂表示,公民素養有道德
                                                                來源問題,具時代性、法律性和在地
                 與談人 中研院兼任研究員張茂桂                                脈絡等,雖可找到基本尊嚴和人權的
                                                                普遍性,但我國和歐美、中國等均不
               過及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                                 同,除了批判能力,還需要傾聽能
               COVID-19)疫情的超前布署與妥處,                             力,台灣公民素養卻缺乏傾聽的意願
               使台灣朝向成熟的自由、民主、人權                                 和能力,12 年國教強調「共好」就是
               國家又躍進一大步。                                        要推動改革。
                     李琪明教授認為,由道德視角思                                  台師大教務長劉美慧肯定 12 年
               考台灣的公民素養面對諸多挑戰,台                                 國教公民與社會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目
               灣戒嚴時代所遺留之偏狹意識型態化                                 標,建議師資培育應強化在職老師的
               公民素養培育,到現在已形成新的意                                 實作能力。(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
               識型態,產生假新聞、反智、民粹主
               義、仇恨語言等現象,而台灣教育政
               策向「卓越」歪斜,也造成社會與世
               代間不正義複製與強化,數位網路與
               新興議題亦考驗道德界線,解方應是
               重建新道德基礎,強化批判反省與道
               德思辯,倡議社會正義與肯認多元,
               且重建關懷關係與永續發展。
                     不過,張茂桂提醒,台灣已有非
               常多膚淺的批判,有很多的陰謀論,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