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弱勢教育政策方案評估與政策建議
P. 15

變項,如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年資、教師流動率等(Chang & Sheu, 2013),較少
                   被納入弱勢者教育政策中整體考量。


                        研究顯示教師流動率之影響因素來自個人和組織層級,包括轉型領導,例如

                   對教師在教學或管理的支持、教師間的合作氣氛,以及學生的態度與尊重,都是
                   影響教師留任的重要因素(Lothaire, Dumay & Dupriez, 2012)。我國目前的弱勢

                   者教育政策尚未發展出支持及增能弱勢學校教師的具體策略,導致弱勢學校教師
                   在課程實踐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需獨力面對沈重的行政與教學負荷、課程與教學

                   改進方案難以推展的困境,難以提供高品質學習機會與經驗(甄曉蘭,2007)。


                        以瑞士的弱勢者教政策為例,日內瓦自 2006 年實施教優區計畫,導入的政
                   策包括:降低班級人數、穩定師資、學校撰寫計畫書並組成行政團隊以達預期目

                   標、加強學校和父母的關係、和社區結成夥伴關係等,但卻未觸及教學的改進策
                   略,因為教室層級的變革涉及教師和學校的自主性,很難一蹴可幾(Soussi,

                   Niedegger, Dutrévis & Crahay, 2012)。然弱勢者教育政策若未能造成教室層級的
                   變革,容易造成政策目標的偏離,甚至造成低果先摘(harvesting the low-hanging

                   fruit)的現象(Stephens,  2010)。法國教育優先區的教師,即因缺乏改進學生學
                   習成效的有效策略與必要支持,難以達到促進學生成功學習的目標,遂寧可相信

                   相較於學生的個體發展,學生的學業表現是相對次要的,這也是法國教育優先區
                   為人詬病之處─偏離了提升學生基本學習的目標(Armand, 2011)。


                   肆、 結構觀點

                        結構觀點則將教育弱勢與社會結構連結在一起,政治社會學傾向於將學習成

                   就視為階級與經濟弱勢的反映,亦即家庭和社會的不利因子結合,包括:缺乏文

                   化資本、社會經濟弱勢、教育結構有益於不平等現象的維持等(Bourdieu  &
                   Passeron, 1977; Bowles & Gintis, 1976)。


                        Duckworth 指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受到家庭、學校、同儕以及這三者所處

                   的社會經濟脈絡所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並不單是由學生的社會經濟背景所影響,
                   而是由家庭、學校、同儕及三者所處的社會經濟脈絡綜合產生的負面效果所影響

                   (Duckworth, 2008)。 Schoon(2006)視這種情況為學生暴露在一系列的危險因
                   子之中,若成長環境中有足夠且適當的保護因子,學生反而可以順勢培養足夠的

                   彈性,因應危機並順利學習,不致於產生低落的學習成效。雖然政府挹注在弱勢
                   地區的微量經費往往不足以解決結構性的社會經濟問題,但強化弱勢地區的保護

                                                            14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